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指出: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引導廣大教師繼承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關系學校的校風學風,關系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也直接影響着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發表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廣大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做“四有”好老師,做“大先生”。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台《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構築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體系,不僅為全面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制度保證,同時對違反師德師風行為作出明确處理規定。
在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的進程中,一批又一批有着高尚師德師風的教師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肩負起了新時代賦予人民好教師的光榮任務。師者楷模、人民教育家于漪秉持“做老師、教學生‘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用仁愛、大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的張桂梅,投身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用瘦弱身軀扛起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在黨的二十大“黨代表通道”上,有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任教、資助4200多名學生的劉秀祥,也有送課下鄉,努力讓偏遠山區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的楊浪浪……他們用持之以恒的堅守和奉獻,紮根在基層,紮根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國家發展和鄉村振興培養人才、積聚力量。
在學校、學院“十四五”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師德師風建設為強力保障,将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常抓不懈的工作和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和育人水平高超的優秀教師隊伍。同時,廣大教師要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強化師德修養的自覺性,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助力每個孩子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