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學院新聞

首頁

    學院新聞

    當前您的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師德教育常态化④▏做好老師、做“大先生”、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總書記囑托殷殷

    日期:2023-12-12作者: 浏覽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通過走進校園交流、緻信問候等方式表達對教師隊伍的關心關懷以及殷切期望。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如何做一名好老師呢?

    在總書記看來,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這是習近平心中好老師的四條标準。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範大學,參觀教師節主題展時,一張北師大早年一位畢業生公共課考試的成績單格外引人注目,當聽到負責人介紹說排在第一的公共課就是“人倫道德”,總書記轉過身來,笑着對随行人員說,古人說“傳道、授業、解惑”,教師職責第一位的就應該是“傳道”。

    一個老師,如果隻知道“授業”“解惑”而不“傳道”,不能說這個老師是完全稱職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

    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與師生座談,又談到好老師的話題。總書記表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标準應該是師德師風。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強調,廣大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為榜樣,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第三,要有紮實學識。

    紮實學識是當好教師的看家本領。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這個要求已經不夠了,應該是要有一潭水。

    第四,要有仁愛之心。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中還提到,“好老師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不僅要做好老師,還要做“大先生”。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在博物館門前廣場上,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老教授、老專家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代表,并同他們親切交談。看到老教授、老專家身體健康、精神矍铄,總書記非常高興。

    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師應該“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

    如何做大先生?總書記給出了答案: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