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核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貫通人才培養體系,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深入發掘和提煉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協同推進,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肩負龍江振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二、大賽宗旨
以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大格局為目标,以全面提升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通過舉辦大賽活動,充分發揮廣大教師課程育人的主體作用,引導教師依據課程特點,深入挖掘課程内容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探索和創新課程思政教育方法,有效融入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要素,不斷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激發學生認知、情感和行為的認同,加快形成“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流程及安排
(一)時間安排
8月30日—9月5日,各系部推薦參賽人員名單;
9月7日—9月17日,按要求提交作品到學院教務科;
9月18日—9月20日,參賽作品學院初評;
9月21日—9月28日,通過初評的參賽教師準備現場說課(10分鐘);
10月7日—10月13日,現場決賽。
(二)提交作品要求
1.教學文件:提供參賽課程完整的教學大綱和1個完整的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參考模闆)。
2.現場說課(10分鐘):結合整門課程教學文件編寫和教學實踐過程,彙報如何深入挖掘和提煉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使之融入課堂教學環節,介紹育人成效及推廣價值,并展示相關過程性支撐性材料。
參賽教師應保證參賽相關材料的原創性,不得抄襲、剽竊他人作品,如産生侵權行為或涉及知識産權糾紛,由參賽教師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獲獎比例設置分别為10%、20%和30%,專家組根據選手現場展示情況進行評分,按照得分排序确定最終獲獎名單,一等獎獲得者将代表學院參加東北農業大學課程思政教學競賽。
附錄:參賽人員
排名不分先後,參賽人員具體如下:
戴百生 付 強 孔慶明 鄭 萍
劉文洋 陳月華 魏東輝 任豔傑
張鐵軍 高 萌 曹玉瑩 付 曉
王鑫傑 張 宇 尹豔玲 宋偉先
趙峻穎 郭玉環 王曉晨 侯 薇